
西部网讯(通讯员 高立彬)近日,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科技实践团赴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农田墒情信息监测试验和留守儿童情况调研,并在当地建立了研究生科技实践基地。
研究生科技实践基地挂牌
7
月16日
上午,该校科技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举行,青坪村党支部书记与实践团领队共同为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科技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代表围绕当地农业发展和留守儿童等情况进行了座谈。
开展农田墒情信息监测试验
7
月17日
,实践团在青坪村开展土壤墒情信息监测试验,对该村的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同时又采集了村里土壤的样本,后期将寄送到送到农业研究所进行土壤分析,来指导村民科学种田。
通过试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实践团将相关科技知识为农民进行讲解说明,开展了一次很好的科普宣传工作。
走访农户进行调研
从
7月
15日
开始,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十余户村民,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也为他们讲解了农业科技知识。
据该村党支部潘书记介绍,目前该村的“三走”现状十分突出,即“身体”走了、“脸蛋”走了和“知识”走了,也就是长得漂亮的姑娘都嫁人走了,身体好的年轻人打工走了,有知识的学生都上学走了,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儿童。
实践团通过走访发现,该村地处山区粮食产量低且缺乏经济作物,收入普遍低下。主要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基本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全村留守儿童约有40余名,且只有一位老师,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状况也令人堪忧。
举办留守儿童画展
7
月18日
,实践团在村委会办公室内举办了留守儿童的绘画作品展,邀请到孩子家长前来观看,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还与孩子们一起联谊,并为孩子们赠送了礼品和文具。
在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的同学在村委会的协助下组织当地留守儿童在村委会大厅为他们补课并教他们绘画,旨在通过微薄的力量为留守儿童带去快乐、传授知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实践团一行为期五天赴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开展社会实践,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围绕“拓宽实践平台,科技助力‘三农’”的思路与当地村民和留守儿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得到了该村党支部与村委会领导的高度赞扬。实践团通过深入农村把科技知识带到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拓眼界,锻炼才干的同时服务基层、回馈社会。
相关链接: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5-07/30/content_12975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