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邮要闻 更多>>
媒体关注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西安日报】张学广教授:要有扶时济世的人文情怀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7日 10时11分56秒  来源:西邮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毅龙  浏览次数:

 

张学广:要有扶时济世的人文情怀

张学广,1964年出生,陕西吴起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邹敏    

阅读和思考是治学的基础    

“在陕西师大学习工作的13年,以及接着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读书,抓紧一切时间阅读能够找到的中外经典著作和重要学术文章。广泛深入的阅读和思考,跟古今中外的名作对话,是奠定学术基础的必由之路。”张学广教授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    

在长达16年的积累期,张学广不仅广泛阅读,而且勤于摘录,目前仍然保留着当时阅读所做的一大摞笔记和卡片。直到现在,他仍在抓紧一切时间阅读,并跟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一起研读讨论经典名作。“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不能急着出名,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积累,将文献与人生融合起来,等待着厚积薄发。”张学广教授深有体会地说。    

翻译和研究可以相互辅助    

30多年来,张学广一直没有停止英语学习,并将英语助力于学术研究。从研究生时期开始尝试学术翻译,迄今翻译出版了《绿色世界史》《语词和对象》《语言与哲学问题》《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等一批学术著作。目前还在努力学习德语,以便更好地助益于哲学研究。    

“西学东渐以来,除了少数专业,外语成为中国人从事学术工作的必要工具。掌握好一门外语既为学术研究打开一扇大门,也为国际学术交流建立一座桥梁。我们不仅要阅读汉译名著,而且最好能直接阅读外文原著;不仅要借鉴外国材料,而且要进行直接对话。百年来的中国学术史表明,翻译本身具有重要的学术文化价值,也是进一步学术研究的重要入口。”张学广教授不无感慨地说。    

哲学研究在于提升自己的人生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第一次以“维特根斯坦哲学”为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张学广从此与这位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家结缘。维特根斯坦说过,“哲学研究……更加是一种对自身的研究。”张学广不仅在学术上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出版《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和《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而且跟维特根斯坦一样深入反省自己的人生,出版《迷雾与澄明——人生哲言录(一)》。    

“从事哲学研究并不是整理别人的资料,尽管这样做也有学术价值,但更重要的在于提升自己的人生,并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完整视角。不从某种程度上穿越史料,不大幅度净化自己的人生,不提高自己的批判理解力,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立场。”张学广谈到自己的哲学生涯时说。    

“在常人看来,哲学研究是最理性的事业,其实哲学也最需要情感的支撑。真正的哲学应该是智慧,是感性和理性、艺术和科学、经验和学理的有机统一。看上去无用的哲学,其实有着扶时济世的人文情怀。伟大的哲学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对人类命运有着最为深刻的关切。”张学广这样总结。    

相关链接: 

《西安日报》: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6-05/17/content_426423.htm

光明网:http://edu.gmw.cn/newspaper/2016-05/17/content_112495871.htm

中国报道:http://mlcx.chinareports.org.cn/news-2368-60578.html

网易:http://news.163.com/16/0517/05/BN8BQ3GC00014AED.html

上一条:【陕西电视台】西邮参加陕西省科技成果与企业项目需求主题活动

下一条:【南京日报】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关闭页面

雁塔校区

电话:029-85383106

邮政编码:710061

雁塔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长安校区

电话:029-88166105

邮政编码:710121

长安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18号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西安邮电大学 2011- 中国西安长安南路563号 陕ICP备05001585号-1